
## 主动权益基金的超额收益能力分析
引言
近期,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表现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基金通过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成功地超越了市场平均收益,重新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本报告将深入分析主动权益基金的超额收益能力、其与被动指数型基金的区别,以及当前市场环境下主动权益基金的发展前景。
主动权益基金的超额收益能力
#
历史表现
历史上,主动管理的权益类基金在A股市场具备长期创造超额回报的能力。尽管在过去几年表现逊色于指数基金,但近期以来,主动管理的权益类基金的超额收益能力似乎正在回归[1]。截至2025年2月21日,已有1370余只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净值创下近一年新高,其中超过270只基金净值创下了自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1]。
#
近期表现
近一年来,超过90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跑赢了三大指数(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1]。进入2025年以来,跑赢三大指数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数量超过2000只,占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比例超过45%[1]。这表明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超额收益能力正在回归正轨。
主动权益基金与被动指数型基金的区别
#
投资策略
– 主动权益基金:依据基金经理对市场的判断,主动调整投资组合,以追求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这种策略需要基金经理具备深入的市场研究能力和主动的投资决策能力[2][3]。
– 被动指数型基金:以特定指数为标的,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被动型基金的管理费用和交易成本通常较低,但只能被动跟随指数,难以获得超额收益[2][3]。
#
适合投资者
– 主动权益基金:适合追求超额收益、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需要对基金经理的能力和决策有信心[3]。
– 被动指数型基金:适合追求市场平均收益、风险承受能力适中的投资者。被动型基金提供稳定的市场平均收益,适合长期持有[3]。
当前市场环境下主动权益基金的发展前景
#
市场环境
2025年以来,A股市场呈现出成长风格的持续,利好政策的出台改善了市场情绪,提振了投资者信心[2]。此外,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科技产业的发展为主动权益类基金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2]。
#
优势与挑战
– 优势:主动权益类基金能够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抓住结构性机会获得超额收益[1][3]。
– 挑战: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业绩表现高度依赖于基金经理的能力和决策,管理费用相对较高[3]。
结论
主动权益类基金通过其灵活的投资策略和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成功地超越了市场平均收益,重新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主动权益类基金有望继续保持其超额收益能力,成为投资者追求长期回报的重要选择。然而,投资者在选择主动权益基金时,需要对基金经理的能力和决策有充分的信心,并具备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
相关资讯来源:
[4] cn.invest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