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研究、学术和产业界共同参与岭南大学技术转移论坛,推动尖端技术与跨学科合作
背景与目的
岭南大学于2025年2月28日在深圳前海国际人才枢纽举办了首届技术转移论坛,主题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智能未来”。此次论坛得到了创新及科技委员会的创新及科技基金的支持,汇聚了来自香港和内地的160多位政府官员、著名学者和产业先驱,共同探讨新能源、新材料、新数据和新人文四大尖端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应用[1][2]。
论坛内容与成果
论坛为学者和企业提供了一个合作平台,展示了包括柔性电池、材料AI、低空经济和人道主义技术在内的十项尖端技术成果,这些技术有助于推动新型生产力的发展,造福社会。出席论坛的政府官员来自香港和澳门事务办公室、佛山知识产权局和江门市科技局等机构[1][2]。
关键演讲与讨论
– 葛明博士,创新科技及工业局的工业(创新及科技)专员,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岭南大学正积极转型,依托传统的文科教育优势,强化跨学科和创新教育,以服务社区。岭南大学在过去一年招募了多位世界知名专家和学者,推动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1][2]。
– 姚新教授,岭南大学副校长(研究与创新)和汤廷森机器学习讲座教授,强调了技术转移的重要性,认为这是高等教育的“第三使命”,旨在将知识和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应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1][2]。
– 秦思钊教授,岭南大学校长和韦基球数据科学讲座教授,主持了峰会对话,深入讨论了如何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应用,以及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1][2]。
研究成果展示
论坛上展示了多项岭南大学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遥感新技术、低能耗直接空气碳捕获、柔性电池、深度强化学习框架、智能材料设计平台、卫星热红外辐射数据应用、大型语言模型、蚊子风险地图平台、轮椅手柄感知系统和PureAura迷你空气净化器等[1][2]。
未来展望
岭南大学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寻求专利注册,增加资金支持,强化大学与产业的合作,建立创新平台,形成新型伙伴关系,推动技术转移,以实现科学成果的商业化,进一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1][2]。
结论
岭南大学技术转移论坛成功地汇聚了政府、研究、学术和产业界的力量,推动了尖端技术与跨学科合作的深入发展,为构建智能可持续的未来提供了宝贵的平台和实践经验。
相关资讯来源:
[2] www.tkww.hk
[4] www.ln.edu.hk
[5] www.ln.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