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香港必看艺术展览推荐

香港,这座活力四射的国际都市,六月依然是艺术的璀璨舞台。当维多利亚港的风轻轻拂过,各类艺文空间里正上演着一幕幕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等待着每一位到访者的探索。无论你是艺术的狂热爱好者,还是仅仅想在旅途中增添一抹文艺色彩,香港在六月都能为你呈现意想不到的惊喜。

六月艺游:港岛的限定风景

漫步香港街头,你会发现艺术并非只拘泥于高冷的殿堂,它早已融入城市的血脉之中。画廊、美术馆、甚至是意想不到的公共空间,都可能成为艺术作品的载体。六月的香港,恰逢一系列精彩展览的展期,为这个夏日增添了别样的风情。

精神的肖像与存在的痕迹

在大馆,一场关于概念艺术先驱河原温的重量级展览正在进行。这场名为“河原温:自由的规则,规则的自由”的亚洲首次大型机构个展,将持续至八月十七日。展览汇集了艺术家跨越五十年的重要作品,通过他系统性地记录自身存在的日常,揭示了自我设定的规则与游牧生活自由之间的张力。你将看到他标志性的“日期绘画”,那些单色画布上醒目的日期,旁边配以当日的新闻剪报,共同构成了一份独特的个人编年史。此外,展览还呈现了明信片、电报和日历,这些记录了他旅途和个人通信的物件,如同散落的记忆碎片,拼凑出一个艺术家的生命轨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还有一个专门的房间,聚焦河原温一九七八年到访香港的经历,拉近了观众与这位传奇艺术家的距离。河原温严谨的概念方法论超越了文化和地理界限,引发我们对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标记自身存在的深刻思考。 ,

而在大卫·卓纳画廊,美国重要艺术家罗伯特·莱曼的香港首个个展也吸引着众多目光,展期至八月一日。莱曼以其对白色的毕生探索而闻名,通过极简却富有触感和创新性的作品,深入挖掘了不同材料和绘画技法的微妙之处。 展览呈现了他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到二十一世纪初的作品,包括他“疯狂系列”的代表作,以及展现他对不同媒介、载体和装置方法感兴趣的绘画和素描。展览并未按时间顺序呈现,而是强调了莱曼艺术 enduring innovation and vitality 的持久创新和活力。 这是一次近距离感受白色无限可能的机会。

画廊里的新声与经典

香港的画廊密度极高,它们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新鲜的艺术血液。六月,许多画廊也带来了各自精心策划的展览。

在佩斯画廊,伦敦的中国艺术家李黑地的首次个展“火焰之舌”值得关注,展览持续至八月二十九日。李黑地以其充满活力、 effervescent canvases (生机勃勃的画布)而著称,作品探索欲望、亲密、具象与流离失所等主题。 , 在这次香港的首展中,他带来了十一幅全新画作和一件近期完成的木雕。作品中,空灵的身体和发光的生物形态在抽象的色彩 washes (冲刷) 中相互交织、 pulsate (跳动), Li’s fluid and ambient spaces—where figuration and abstraction blur—embody nuanced perspectives on gender, sexuality, monstrosity, and metamorphosis. (李黑地流畅而充满氛围的空间——具象与抽象在此模糊——体现了对性别、性向、怪物性和变形等主题的细致入微的视角。) 展览的作品被描述为艺术家迄今为止最 vulnerable and diaristic works (脆弱和日记式的作品),通过水的流动来象征自我形成的 process of becoming one’s self (过程)。

基玛·林格画廊则呈现了台湾艺术家周育正的新作展览“borrnnn”,展期至七月五日。这些二〇二五年创作的绘画,是艺术家为迎接第一个孩子的诞生而作。 作品介于静物和肖像之间,通过成熟葫芦的母题来探索 fertility, tenderness, and renewal (生育力、温柔和更新)的主题,葫芦在中国视觉文化中长期 associated with life force (与生命力相关)。 周育正在这些作品中进一步发展了他独特的 gradient painting and collage (渐变绘画和拼贴) 语言,使用自磨的 earthy pigments (泥土颜料),使色彩的 gradation (渐变) 以更有机的方式渗透。 然后他 meticulously precision (一丝不苟地精确) 切割和组装纸片,构建包含有机形态和 playful colors (俏皮色彩) 的构图。

此外,Axel Vervoordt画廊带来了Zoran Mušič的个展,展期至八月二十三日,。Rossi & Rossi画廊展出Mit Jai Inn的“被压制的物质”,持续至七月十二日。德萨特画廊则呈现Ailsa Wong的首个个展,她将画廊空间 transforming … into an immersive cave-like environment constructed to recall the interior of an ant nest (转化为一个沉浸式的洞穴状环境,旨在让人想起蚂蚁巢穴的内部)。这些展览都为香港的六月艺术景象增添了丰富的层次。

博物馆的深度对话

除了画廊,香港的博物馆也在六月提供了多场引人入胜的展览,让你有机会进行更深度的艺术对话。

香港艺术馆在六月有多个持续进行的展览。例如,“香港馆藏精粹:三代藏家惠赠中国书画珍藏”展将持续至十月七日。还有一个关于十八至十九世纪 Canton (广州) 外销画的展览,名为“行商图:十八至十九世纪中国外销艺术珍品(第五期)”,展期从五月一日开始。此外,还有聚焦中国文人生活的展览“虚白斋藏中国书画精选”,展期至九月十七日。香港艺术馆还在展出香港艺术家对话系列,包括梁丽雯的展览,从二〇二四年十一月八日开始。徐冰的展览“徐冰在香港:东方问道,西方好奇——汉字英文书法教室”持续至七月三十日。以及关于香港艺术故事的展览“艺想天开:香港艺术的故事”,从二〇二五年三月二十一日开始。这些展览涵盖了中国传统书画、外销艺术、当代水墨等多个领域,展现了香港艺术的多元面貌。

M+博物馆在六月也有多个精彩展览。正在展出的有“香港赛马会呈献:巴勃罗·毕加索与亚洲艺语”特别展览,展期至七月十三日,。这个展览汇集了毕加索的逾六十件作品, including *The Acrobat* and *Portrait of Dora Maar* (包括《杂技演员》和《多拉·玛尔的肖像》)。另一个正在进行的展览是“M+希克藏品:另一个故事”,将持续至六月二十六日,。此外,还有“山水:回响与信号”展,以及李明维的“沙中格尔尼卡”特别展览,展期至七月十三日。六月二十七日,M+还将开启“M+希克藏品:内部世界”的新展览。戴光裕的“然此土地”展览将于六月十四日至八月十日展出。而特雷弗·杨的“依恋的庭院”展览将从六月十四日持续至十月十二日。这些展览涵盖了国际大师、亚洲当代艺术以及香港本地创作,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在六月也有特别展览。例如,“酌古鉴今:中国饮食文化”展将持续至六月十八日。这个展览通过文物,带领观众探索中国悠久的饮食历史和文化。

更多元的艺术体验

除了传统的展览,香港在六月还有其他形式的艺术活动。香港国际摄影节将于六月十四日至三十日举行,期间将有摄影展览、工作坊和讲座。这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另外,Eaton HK的停车场空间正在举办一场名为“Soft Crash”的展览,以庆祝骄傲月,展览持续至七月二十日。 这场展览探讨身体、身份和欲望,由艺术家Kary Kwok策划,将 queer, trans, and non-binary bodies (酷儿、跨性别和非二元性别身体) 放在了中心位置。 服装成为 resistance, protest, and transformation (抵抗、抗议和转变) 的媒介,通过镜头捕捉下来。

对于喜欢探索香港本土文化的游客,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也将持续至七月一日。 活动主题为“非遗遍地开花”,通过一系列活动推广和提升人们对香港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活动包括在香港不同地区的嘉年华和趣味活动,以及非遗亮点导赏团等。

结语:艺术点亮夏日香江

六月的香港,艺术氛围浓厚,无论是国际大师的经典作品,还是本土新锐的实验探索,都为这座城市注入了独特的活力。从博物馆的深度呈现到画廊的 avant-garde (前卫) 尝试,再到各种主题性的艺术活动,总有一处艺术风景能触动你的心弦。趁着夏日的热情,来香港,用艺术的眼睛去发现这座城市的另一面吧。每一次驻足,每一次凝视,都可能是一场 unexpected encounter (不期而遇),一次心灵的对话。让艺术点亮你的夏日香江之旅,带走一份沉甸甸的美好回忆。

  • Related Posts

    日本多地高温来袭,官方发布中暑警报

    警钟已响:日本高温预警下的夏季应对 初夏时节,日本列岛却被一…

    新西兰将对中国游客开放免签,但有条件

    新西兰向中国游客敞开怀抱,但请留意这些细节 新西兰正在积极寻…